這陣子花了一些時間整理在河內的平民小吃,憶起2008年赴河內時,我的任務就是要尋找越南美食和文化,介紹給台灣朋友,三年半後我返回台灣,已經有許多撰寫的素材,這些小店,一些是越南朋友帶我去的,一些是我自己在河內街頭晃蕩時發現的,無論如何,算是給自己一點交待,這段時間沒有白活了。
一邊寫,一邊回想起過去在河內的時光,身旁的華人朋友來來去去,當地的河內朋友,知心的就那幾個,有時他們忙,有時我忙,其實也沒常見面。有時覺得在那的生活,久了像是活在一個孤島上,無法真正打入當地的社會,和自己的家鄉也漸行漸遠,(不過現在回來台灣了,有時更像活在孤島上,因為和台灣的朋友早已不熟悉,見了面有時不知要談什麼…) anyway...
目前整理了河內的部份,胡志明市的部份之後會再增加,不過因為我待在河內的時間較長,對河內較熟悉,胡志明市的部份會較少。希望對大家有幫助。
越南經典美食:
http://rasshia09.blogspot.tw/
關鍵字:越南美食、河內美食、河內平民小吃、越南道地美食
2012年8月5日
2012年8月4日
新聞挖挖哇:逃跑外勞
今年五月份的節目,2008年我離開台灣,那時越南勞工占多數,走在路上時常可以發現越南人的縱跡。2012年,我回到台灣,路上的外籍面孔早已轉換成印尼籍,在教會我看到一位印尼妹妹,嚐試想和她說說話,但發現英文跟本派不上用場,加上又不會印尼話,只好用微笑歡迎眼前的這位陌生妹妹。
逃跑外勞是近年新的勞工議題,無論是越南、印尼或其他國家,無論是一個微笑、一句關心的問候,讓我們用實際行動來關心這群來自海外的異鄉客。
逃跑外勞是近年新的勞工議題,無論是越南、印尼或其他國家,無論是一個微笑、一句關心的問候,讓我們用實際行動來關心這群來自海外的異鄉客。
2/6
3/6
4/6
5/6
6/6
1/6
2012年8月1日
資本 v.s. 社會
從社會主義的社會回到資本主義的社會,有些地方不太習慣也有點看不過去,和大家分享一下:
-資本主義重物質、享受;社會主義比較重視精神生活。
-資本主義的人們較為懶惰,(我想這是拜先進的科技所賜,現代人很喜歡”一指神功”,什麼都希望很”快速”,如果速度慢了,他們就變會不耐煩);
社會主義的人們較為勤勞。(回想在越南鄉下的生活,朋友的家人一天花2/3的時間在作清潔環境的工作)
-資本主義的人們如果某天成了名,就開始走向腐敗的路(當然也有更好的,但是為數很少)
社會主義的人們成名之後,仍維持以往的生活,(你會幾乎認不出來,他和一般老百姓有何不同。當然,這也不是全部人都如此)
-資本主義的人們追求金錢,較不重人情;社會主義重人與人之間的感情。這個例子看老人的生活就可以知道。(台灣的子女以工作為重,請外勞照顧父母;越南的子女較多與父母同住,老人們在家裡享受親情,日子很幸福)
-資本主義的社會太過自由(不過人們較富有創意);社會主義則被限制(人們較不富創意)
當然社會主義也有其令人詬病的地方:
例如,紅包文化、人們較無創意…等。
現在已走入全球化的世代,資本和社會主義的界線,現在也變得日漸模糊,(因為兩邊一直在往中間靠)。只希望,我們能從中取得雙邊的優點,實踐在我們的生活裡。
-資本主義重物質、享受;社會主義比較重視精神生活。
-資本主義的人們較為懶惰,(我想這是拜先進的科技所賜,現代人很喜歡”一指神功”,什麼都希望很”快速”,如果速度慢了,他們就變會不耐煩);
社會主義的人們較為勤勞。(回想在越南鄉下的生活,朋友的家人一天花2/3的時間在作清潔環境的工作)
-資本主義的人們如果某天成了名,就開始走向腐敗的路(當然也有更好的,但是為數很少)
社會主義的人們成名之後,仍維持以往的生活,(你會幾乎認不出來,他和一般老百姓有何不同。當然,這也不是全部人都如此)
-資本主義的人們追求金錢,較不重人情;社會主義重人與人之間的感情。這個例子看老人的生活就可以知道。(台灣的子女以工作為重,請外勞照顧父母;越南的子女較多與父母同住,老人們在家裡享受親情,日子很幸福)
-資本主義的社會太過自由(不過人們較富有創意);社會主義則被限制(人們較不富創意)
當然社會主義也有其令人詬病的地方:
例如,紅包文化、人們較無創意…等。
現在已走入全球化的世代,資本和社會主義的界線,現在也變得日漸模糊,(因為兩邊一直在往中間靠)。只希望,我們能從中取得雙邊的優點,實踐在我們的生活裡。
標籤:
關於台灣,
關於河內,
關於越南,
Ms.Huong v.s.阿鄉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