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6月19日

暫別河內 Tạm biệt Hà Nội

雖然在河內只有三年半的時光,但總覺得自己早已經成為河內的一份子,三年半對我來說,好像是十幾年那樣了…

在手提電腦上把時間設定成台北的時間,河內的生活離我漸行漸遠,血液裡早已流著那種不太愛笑、對陌生人有種防衛心、但對熟悉人那種珍惜異常的感情,河內早已在我生命中產生不小的影響力。

記得剛到河內,涼涼的天氣,讓我對越南有另一種體認,原來越南不是我想的那樣,那麼地炎熱,原來某部份的它還有春夏秋冬。剛到河內,我很不習慣,一來沒有朋友,二來語言也不通,說語言不通還真的不誇張,我講的南越音北方人聽不懂,北方人講的北越音我也聽不懂…不過,慢慢發現,在他們冷冷的外表下,其實也存著一顆很善良、很熱情的心,他們的熱情和南越人不同,他們的熱情比較含蓄,需要時間去發現。

曾經,我認為北越人很難親近,要和他們作朋友,需要花上很多時間,但一直到我要離開了,我才發現,原來他們並非外表那樣地冷漠、難搞,原來他們仍是熱情的,只是表達的方式不同能了。如果沒有仔細觀察,可能就體會不出來。

不僅人文不同,河內的四季、景色,也比南越來得更有層次,四季的風景各有特色,加上她是千年的古城,豐富的神話、歷史,讓她更具人文色彩的吸引力。浸淫在這樣的環境中,我也希望有機會能和外面朋友分享它的美麗。


我和在河內的朋友說,這次返台不像是"回家",反而像是"出國",台灣雖是我的家鄉,但因為離開它太久了,已經有些忘記它了,而越南,是我第二個家鄉。還好,我只是暫時離開她,還好,我還可以寫寫blog想念她,希望在某個美麗的季節,我能再度回到她的懷抱。


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,暫別了,河內!!


好像

以前總是聽別人說,韓國女明星去整型,整到一個地步,幾乎每個人都長得很像…那時我的感受還沒有那麼深,總覺得這樣的說詞太誇張,怎麼可能會到"長得一樣"的地步。


這個感受一直到五月底我回台灣,看電視裡面的女明星,還真的覺得有幾個長得好像,甚至還到"認錯人"的地步哩…例如,前陣子我看了三年前很紅的台灣偶像劇--敗犬女王,女主角是楊謹華,在看這部片子的時候,我一直以為,這個女主角就是演"犀利人妻"裡面的那位太太…結果,搞了半天,我才知道,原來她們是不同的兩個人…


唉…誰叫她們兩個人的鼻子那麼像呢…讓我以為她們是同一個人…現在我終於了解,為什麼整型可以叫兩個不同的人長得那麼像…不過,仔細想想,還真得感謝創造我們的造物主,那麼有智慧,全世界的人那麼多,卻沒有一個人長得一模一樣,這位造物主對我們每一個人的愛,就像我們的長像、指紋一樣,是獨一無二的,無人能替代的。


我不能了解,如果有天走在街上,遇到了一位和我長得一模一樣的人,那時的我會有什麼感受??

2012年6月18日

16天

如果要你在16天之內,對一個已經生活三年半的地方說再見,你覺得夠嗎?

我的答案是不夠的。至少我和大部份的外國人都是這樣認為的(這邊指的外國人,指的是越南人以外的外國人)。五月底公司結束合約,我決定暫時回台灣充電一陣子,記得那天是5/30號吧,我打電話和阿紅說,我要回台灣了,她問了一下今天幾號,然後告訴我說,時間還早,茶水攤的阿祿姊也說,"還有一段時間"。

不過,16天對外國人來說,實在太短了,匆匆地在團契裡分享這個消息,"啊,好快呀!!"、"怎麼妳比我們早走??" 一堆問號,連我也還沒回覆平靜的時候,也突然覺得這個消息還真的蠻震撼的。不過,上帝有祂的計畫,誰能曉得呢?

在海外的台商、台幹.總是要能應付公司突如其來的決定、政策,如果沒有一個信仰、知道自己為何工作、為誰而忙碌、人生存在的目的是什麼,我想,他們會很容易失去努力的動力,而變得喪志。

16天對外國人來說很短,但對越南人來說,可是一段不算短的時間,即使在離開的前一天,我和阿南說,阿南都還說"明天才走呀!!"。總而言之,越南人對時間的概念,和外國人真的很不同。這也是一個很大的文化差異。

記得年初我返台,和一位朋友約去某個地方吃飯,我遲了半個小時才到,我一到,久久不見的朋友很生氣,臉色超臭,原本說好要去的地方也不去了,就在附近餐廳解決。我花了一些時間說抱歉,那時的我,很驚訝,為何時間對台灣人來說,這麼重要?  我不了解。

對於北越人來說,時間不是重要的,重要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,北越人看"人"比"時間"重要,去人家家作客、或是離別的時候,禮物一定是不能少的,而送什麼禮物不重要,重要的是那份心意。

記得前份工作,在工作穩定一陣子之後,我特別到大教堂前面的精品店,買了一些禮物要送給在台灣主管、同事們,結果在台灣的主管只給了我一句話:不要用心在我喜歡什麼禮物上,把工作做好就是送給我最好的禮物了。那時,我覺得這位主管說得沒有錯,把工作做好是每個人應盡的本份,其他的真的東西是真的不需要。但現在回想起來,也許那時真的是受到當地文化的影響,覺得要送點禮物才是和主管有感情的。

我想,對於時間、送禮的概念,誰都沒有錯,只是文化的不同所造成的差異而已,而重要的是,我們如何去接納與我們不同的文化、不同背景的人,那才是我們要學習和認清的功課。否則只會停留在批評、論斷的立場中,永遠走不出來。


後記:寫這篇文章的時候,好像我裡面的一個越南人和一個台灣人在打架,姑且就稱她們是"Ms.Huong"與"阿鄉"吧,希望在未來,她們在我裡面可以和平共處,並且能夠找到一個平衡點。讓我在面對台灣人、越南人的時候,能夠精準地應對。